立夏这天上午,我跟往常一样,准备到西南大道的西藏路段一带作晨练。刚步入林带,习习凉风扑面而来,舒适感油然而生。此时,一位多日未见的老同学也正好走到那里,我应邀与他沿林间步道走几段。
时值“五一”假期,到西南大道林带散步的人明显比平时增多,其中有不少以往难得见到的年轻人。慢跑的,快步走的,闲庭信步的,推着婴儿车的,坐着轮椅的……大家尽情地吸纳林带的清新空气,享受从树梢缝中投洒下来的斑斓阳光。
沿道东行,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处悠闲人群的身影。树荫下,一位银发老者正持着萨克斯吹奏悠扬的乐曲;几位上了年纪的女士专注地练习太极拳;一群衣着靓丽的姑娘在放声歌唱。在各路段端点的休息区,有拉二胡、弹电子琴、抽空竹、甩体操带和跳舞的市民,个个兴致勃勃,各显其能。还有三五成群的大人小孩围坐在露营地毯上品茶、尝点心,享用温馨的野餐美味。阵阵欢声笑语顺耳而入,使人陶醉。
林带间鸟鸣不绝,偶尔见到它们在茂密的树丛中嬉耍的倩影。好几对黑色的本地人称作“髻头雀”的鸟儿如入无人之境,从树上轻盈地飞落草地觅食。当它们发现有几个小孩轻手轻脚靠拢时,便“呼”的一声猛然腾空而起,翅膀下和尾部那三丛醒目的雪白羽毛瞬间展现。雀儿羽毛黑白相融的美丽和矫捷的飞翔姿势博得孩子们连声喝彩。
林带两侧,花儿怒放。当季的朱槿花、夹竹桃花、红珊瑚花、鸡蛋花等以它们红、黄、粉、白等多彩色姿与市花三角梅争艳斗美。林中的青榄、杜樱、沙椤、龙眼、紫荆和许多不知名的乔木结出一串串果实,一些芒果已有拇指般大小。那几行绵延数里、笔直挺拔的木棉树已卸去红装,陆陆续续披上翠色的新衣。举目眺望,一枚枚纺锤样的褐色果实挂在枝头摇摇欲坠。随着断断续续的“噼啪”响声,成熟的木棉果绽开果壳,鹅毛黄的棉絮跃然冒出头来,抢享阳光的沐浴,犹如待哺的小鹅令人疼爱(过去人们在此期间摘下果实晒干、取棉絮制作枕头)。经过数日阳光浴后的棉絮变成雪白的绒球,一只只绒球包裹着一颗颗黑色的棉籽争先恐后跳离果壳,像降落伞那样逍遥洒脱地徐徐飘荡。它们轻落在人们的头顶,揉抚着人的脸庞,小朋友们欢笑着去追逐、捕捉,树丛像粘上了一朵朵雪花,绿茵草地铺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绒,一幅幅精美的地毯呈现在人们眼前。
沿途所见,两旁大道车水马龙。公交车、小轿车、大货车、冷藏车、集装箱车首尾相接,带着轮胎与路面摩擦的“嗦嗦”声有序地奔向各自的目的地。清扫车、喷雾车、洒水车缓缓而行,兢兢业业地当好“城市美容师”。裹着黄、蓝色工装的外卖、快递小哥骑着电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穿梭。身穿红色马甲的环卫工人沿着路边打扫落叶,清理杂草。一组组辛勤劳动的场面化成流动的风景线掠目而过。
逐步前行,看见每一段林带都有几个人像蜂、蝶恋花般地在花木中忙碌。他们身着“北海绿化”嫩绿色工装,戴着斗笠,顶着骄阳,汗流浃背地给花木喷淋、修剪、除草、施肥、杀虫和清理枯枝枯叶。攀谈中得知,他们中大多数是三四十岁的女同志,有些已工作了十多年。由于近期气候干旱,他们当天未等假期结束便提前返岗,及时给花木补充水分。为了装扮城市,他们不管是三伏酷暑还是三九寒冬,即使天天栉风沐雨,也从未退缩。这里的每一株花、每一棵树都有他们所倾注的心血、汗水和满腔的思念。他们说:“不祈望别人的赞扬,只要每天看到花红柳绿就心满意足了。”
此时,一辆洒水车正好路过,车上写有“城市因我而美丽”一行大字。我不禁肃然起敬:这句话不仅仅是口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和担当。正因为有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挺膺担当、埋头实干、无私奉献,我们的城市得以越来越绿,越来越美,越来越安全,越来越繁荣……我们每个人都是美好生活的追求者,也是美好生活的创建者。
我举起右手,由衷地向劳动者们致以红五月的敬礼。
(作者为北海港退休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