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我的仙人桥

徐翠华
  我在合浦闸口镇仙人桥村委出生、长大,工作也在仙人桥。可以说,我的脚步从未踏出仙人桥。仙人桥是我从未离开的故乡,也是我挥之不去的乡愁。

  小时候,我们在石旗江游泳,在社山江摸江蚬,小学毕业去石船赏景拍照,秋收晒谷也去石屋做凉粉探险……仙人桥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我是如此熟悉,但是那时候我又对这里的一切那么好奇与陌生:漆黑高大的“地主屋”里有没有“鬼”,碉楼里面会不会突然出现一个双枪老太婆,名曰“仙人桥”的村庄为什么村边那座桥上写的却是“新人桥”,石船的传说究竟是不是真的,为什么学校后山上的铁屎石那么光滑,油行屋为什么不卖油……带着这些疑惑,我渐渐长大。

  长大后我们才发现,故乡是我们永远的乡愁。有人背井离乡与故乡渐行渐远,有人年岁渐长对故乡记忆模糊。我无疑是幸运的。当年我曾为不能到异乡闯荡而郁郁不欢,直到我拿起笔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我所生活的村庄,我才体会到这份幸运——我是有根的人。随着时间流逝,时代更迭,许多我们熟悉的事物发生改变甚至消失,那些看着我长大的长辈一一离去,我亲切的乡音逐渐陌生,我熟悉的故乡正离我越来越远。我怀念那些离我而去的岁月,怀念村里的点点滴滴,我想留住这熟悉的一切。这也是我拿起笔记录、描写故乡的初衷。当我的笔触到童年,触到故乡的草木山石和风俗人情,我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了解它。我翻阅查找仙人桥的相关资料,四处打听关于仙人桥的前世今生,我收集的碎片资料远不足以支撑出一个立体的仙人桥。我笔下的仙人桥始终缺少灵魂,这曾使我一度迷惘。水有源,树有根,仙人桥的根在哪里?

  所幸的是,在众人齐心协力下,经过多方收集资料,那个看似模糊的仙人桥在《仙人桥史话》一书中渐渐丰满。书本从方方面面系统、客观地对仙人桥进行翔实的描述,很多尘封的历史被揭开神秘的面纱,各种民俗、民风在漫长岁月中被传承和保存,让我们看到一个充满活力的仙人桥,看到一个历史悠久的仙人桥。它曾经辉煌,有迎来送往的石头埠,有油坊一条街,有热闹非凡的打铁铺……它曾经历尽沧桑,悍匪横行,筑碉楼防御;日军侵略,到石屋躲避……一件件古物,一处处自然景观,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逝去的岁月,在书中一一向我们走来。这本书就像给仙人桥注入了灵魂,让仙人桥“活”了起来,我也得以在书中找到了仙人桥的“根”。

  童年的记忆贯穿人的一生。当家乡以熟悉和不熟悉的姿态出现在面前,让我们理解它、原谅它、接纳它,也热爱它吧。仙人桥不仅是我们地理上的故乡,也是我们灵魂的家。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聚焦
   第04版:国内
   第05版:珠城金融
   第06版:记录 副刊
   第07版:人文 副刊
   第08版:国际
在鸟的江湖寻找理想
交趾的见证者
三月好春光
乡村货郎
读懂自己
春雨归途
我的仙人桥
暗香疏影
春水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