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七君子就义:鲜血铸就丰碑信仰

中山东路59号肖我照相馆旧址。(北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1927年5月3日中午,北海的海滨公园北面海滩,7位革命者高呼“共产党万岁”从容就义。江刺横、李雄飞、冯慕周、冯五其、钟辉廉、潘铁汉、潘国鼎——这些名字如同划破黑暗的闪电,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声中化作永恒。他们以生命诠释了信仰的力量,用鲜血书写了北海革命史上悲壮的一页。这场发生于大革命失败背景下的牺牲,是国共合作破裂的缩影,更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逆境中坚如磐石的革命意志。

  1926年至1927年初,北海地区的革命形势曾如火如荼。在国共合作的框架下,以江刺横为代表的共产党员通过国民党北海市党部(左派主导)领导工农运动,发动“倒陈”斗争推翻贪官陈椿熙,组织工会、农会和学生联合会,形成了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然而随着蒋介石为首的右派分子反共野心膨胀,1927年2月,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强行“改组”北海市党部,右派分子曾广钰等人篡夺领导权,解除了江刺横等共产党人和左派人士的职务。

  面对右派的步步紧逼,北海党组织并未退缩。江刺横在被迫离开市党部时坚定表示:“我们还有总工会!”他们以北海市总工会为阵地,张贴“打倒新兴军阀”标语,矛头直指驻军第十一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北海党组织决定发动武装暴动,计划绑架代师长邓世增、策反驻军,并秘密赶制武器。然而由于叛徒告密和敌我力量悬殊,1927年4月23日,第十一师突然包围北海市总工会所在地三婆庙及党的秘密联络机关肖我照相馆等处,江刺横和李雄飞、冯慕周、冯五其、钟辉廉、潘铁汉、潘国鼎等人被捕,北海革命力量遭遇毁灭性打击。

  在狱中的10天里,7位革命者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考验。审判厅厅长江璘如以堂兄弟身份设宴诱降,许诺高官厚禄,江刺横一脚踢翻酒席,怒斥其背叛革命的罪行,即使被刺刀捅伤也毫不屈服。19岁的潘国鼎拒绝父母变卖家产赎人,“不要相信敌人的鬼话,留着这笔钱给你们养老吧,原谅我不能给你们养老送终了。”手车工会负责人潘铁汉临刑前索要剃刀整理仪容,笑对死亡。钟辉廉在审讯中痛斥反动派祸国殃民,李雄飞、冯氏兄弟等同样大义凛然。

  敌人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只有怒骂与冷笑。江刺横的绝笔信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愿将碧血溅黄花……虎狼未除,民不安生,愿同志齐奋起!”这些文字与刑场上“共产党万岁”的呐喊,共同构成了共产党人对信仰最纯粹的告白——个人的生死在革命理想面前微不足道。

  七君子的牺牲标志着北海大革命的失败,但革命火种并未熄灭。1936年刺杀日本间谍中野顺三,1938年党组织重建并领导12年斗争直至解放,印证了“野火烧不尽”的革命韧性。他们的精神更成为了北海革命史上的丰碑。

  (本报全媒体记者 何美 整理)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聚焦
   第04版:国内
   第05版:珠城金融
   第06版:记录 副刊
   第07版:人文 副刊
   第08版:国际
为广大文艺爱好者带来艺术盛宴
文艺名家汇聚 演出惊喜连连
胡文阁:北海让我感到惊喜
北海街头“五月飘棉” 过敏人群做好防护
患者突发心梗获救 家属致信点赞医护
连夜奋战高效清障 守护国道安全畅通
七君子就义:鲜血铸就丰碑信仰
根治欠薪“组合拳” 务工“安薪”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