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蓝天,潮涌风吟。5月的北海,迎来了一场文艺与自然的诗意邂逅。全国文艺名家向海行系列活动如约而至,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大咖汇聚北海,在这座滨海之城展开了一场关于艺术、灵感与远方的对话。培训班上,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发;文艺演出中,经典与新作交相辉映……借此机会,本报派出多路记者走近文艺名家们,探寻他们在此次活动中的所见所感。让我们跟随记者的笔触,一同走进这场文艺与海洋的浪漫相遇,感受名家眼中的北海。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黄金敏 翟坚求)5月13日,强基工程——“与人民同行”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走进北海。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著名京剧演员、梅派第三代男旦传承人胡文阁,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著名杂技表演艺术家吴正丹,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西藏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西藏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降央卓玛为我市广大文艺爱好者带来了艺术盛宴。
当天,胡文阁以开卷有“艺”“梅韵流芳”为主题,在市少儿图书馆为曲艺爱好者们作京剧梅派表演艺术讲座。讲座上,胡文阁分享了自己学戏的经历,结合《穆桂英挂帅》《贵妃醉酒》等经典剧目,现场示范表演了经典选段,嗓音圆润动听,优美清亮,韵味十足,展示了梅派艺术的独特魅力。在场的观众全神贯注地聆听胡文阁对戏曲专业技巧与表演艺术的讲解,意犹未尽,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以前只能在电视上欣赏大师的表演,现在能现场面对面与大师交流,这种机会太难得了。”讲座结束后,不少群众纷纷难掩兴奋之情,表示此次讲座让他们对戏曲艺术有了全新的认知,受益匪浅。
同样在市少儿图书馆,吴正丹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艺讲座。讲座上,吴正丹通过精彩的视频和图文,根据自身的成长经历,讲述了杂技艺术如何回答时代之问、杂技的起源、蓬勃发展与对外交流、新时代下杂技艺术的转型等内容,结合她参与编创、演出的杂技舞剧、杂技剧,将如何把杂技艺术的传统与革新融合在一起的故事娓娓道来。特别是她自己创作的《肩上芭蕾》,展示了杂技艺术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吴正丹介绍,杂技剧《化·蝶》和《天鹅》表现了经典故事与现代叙事相结合、守正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展示了杂技艺术在新时代的转型和发展方向。吴正丹的详细讲述以及视频影片中的一幕幕精彩场景,让在场的文艺爱好者们更进一步了解和欣赏到杂技艺术的特殊魅力,不断发出阵阵掌声。吴正丹还鼓励现场的年轻演员努力坚持自己的爱好,克服惰性,成就最好的自己。
在北海艺术设计学院附属学校报告厅,降央卓玛为音乐爱好者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之旅。活动中,降央卓玛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音乐历程以及自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她围绕藏歌特点、演唱技巧、旋律风格等内容进行了深情的演讲,与大家深入探讨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以及如何在歌唱艺术中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现场座无虚席,音乐爱好者们兴致盎然。在互动环节中,降央卓玛邀请音乐爱好者上台展示歌唱技艺。《草原夜色美》《呼伦贝尔大草原》《卓玛》《唱给布谷鸟的歌》……大家争先上台演唱藏族民歌,气氛十分热烈。降央卓玛化身声乐教练,耐心地为每一位上台的演唱者作点评,提出宝贵建议,并通过现场示范、现场教学直观演示了藏族民歌演唱的发声方法、气息运用和情感表达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