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两边林立着各类栎树、橡树和叫不出名字的灌木,看了只觉得身心舒畅。当地人似乎特别关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树上或高或低地安了人工鸟窝,天晴时,鸟儿忽高忽低地飞,在电线杆上谱一首春的歌曲。有调皮的鸟儿不怕人,在地面上围绕着人群跳跃,人们也不嫌烦闹,手上有吃食的也不吝啬,大方地与鸟儿分享。这一刻,鸟儿与人融为了一体。
为了更贴近当地人的生活,体验最真实的风土人情,我与友人特意避开了热门的旅游景点,来到了景洪市的一个偏远小镇——勐罕。勐罕常住人口不过五万,是个实实在在的小镇,却也因为它的“小”,人情味更加浓厚。进入了勐罕,仿佛走进一个和谐的自然天堂。一切都是绿意盎然,一切都是生机肆意,来往的风也染上花的清香,恨不得跟你撞个满怀,将你身上染上花香才好。骑上摩托,在林荫小道间肆意,也不贪快,得好好地赏一番这不加修饰的美景。
小镇的建筑别有一番民族风情,矮矮的吊脚,却也花了一些设计的心思。底层用来饲养动物,上层才是人的居所,虽是木质结构,但却十分坚固,不必担心木板间会发出吱呀的叫声。墙的外壁布满了精心的绘画,画中的傣族姑娘穿着织有孔雀翎纹样的传统筒裙,手上或拿着芭蕉叶做成的扇子,或戴着叮当作响的精致饰品,那婀娜的身姿,那娇俏的倩影,让人看了心醉。人们偏爱将居所嵌入自然中,居住的地方也铆足了劲要与大自然比一比美。蟹爪兰、大花蕙兰、报春花……各样的花卉林木、各样的民族风情装饰,将居所装点成花园,而人们就像在花园里辛勤耕耘的精灵,多么有趣!
沿着林荫路往前走,路上见到了一处摊位,摊主不在,两个扁担箩筐组成的摊子上摆着红色的果儿,只有一张简陋的纸板上写着“五元一盒”几个大字。我暗叹,这摊主也不怕摊子被成个包走咯!后又一想:或许是因为此地民风淳朴,摊主才会如此放心吧?我忍不住买了一盒尝尝,一入口,酸得人一激灵,隐隐还泛出一股涩味,我赶紧吐出来,好一会才恢复过来。上网一查才知道,这种如红宝石一般的果实名叫羊奶果,当地人一般会将其与盐巴、辣椒一起腌着吃,以此减少羊奶果特有的酸涩味。这么一看,与北海的酸嘢还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走累了,我便与友人随意寻了一处小摊休息,也顺带着缓解腹中之饥。点了几道当地特色的菜肴,素炒芭蕉花、茶香牛肉、棠梨花煎糯米糍粑,以及来云南吃的菌子火锅。精美的摆盘让人食指大动,舌尖上鲜美的滋味令人忍不住一口接着一口。云南人可真不愧是居在自然,食在自然,享受自然!
虽只在版纳待了短短的三五天时间,却已生出流连忘返之感。真希望能再来旅居版纳,品味这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璀璨的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