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洋紫荆花开

冯枝
洋紫荆花开 傅静 摄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合浦县公馆镇迎来了它一年中最绚烂多彩的时刻。在这个季节里,公馆镇两条绕城路旁的洋紫荆如约绽放,将整个小镇装点得如梦似幻。这种北海最常见的洋紫荆也叫宫粉羊蹄甲,春季盛花期花开满树,粉白、粉紫、深紫,各色洋紫荆花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大自然最精致的手笔,绘就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卷。

  清晨,天光初露,我骑着小电驴徜徉于这条开满洋紫荆的去往学校的公路上,心情无比舒畅。抬眼望去,只见各色洋紫荆花簇拥在枝头,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场盛宴。它们赶趟儿似的开满了花,宛如高贵的绸带,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美不胜收。

  洋紫荆的花瓣质地如绢,轻盈而柔软。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随风翩翩起舞,宛如一群穿着彩衣的仙子;有的花瓣才展开几片,仿佛在探头张望这个新奇的世界;有的还是花骨朵,形状像一个个小桃子,饱胀得似乎马上就要破裂开来。这些花骨朵儿中,有的合拢的花瓣尖处就像一张小巧玲珑的粉唇。偶尔一阵清风吹过,花瓣纷纷飞落,犹如彩蝶翩翩起舞,这不禁让我想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里“落英缤纷”的美景。

  走在这样的路上,每一步都踏着花香,每一次呼吸都仿佛能吸进满腔的芬芳。洋紫荆花并不娇弱,它们以一种坚韧而优雅的姿态挺立于枝头,无论是晨光初照还是夕阳西下,都展现出不同的风情。早晨,露珠轻挂于花瓣之上,晶莹剔透,像是给每一朵花都镶嵌上了珍珠;而到了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花丛间,又给这些花朵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洋紫荆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色彩和形态,更在于它所传递的那份生机与希望。在公馆镇,洋紫荆几乎成为了春天的代名词,每当它们盛开,就意味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人们在这样的季节里,心情也变得格外舒畅,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能随着花香飘散而去。

  对于公馆镇人来说,洋紫荆花不仅仅是一种观赏植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老一辈人常常会在花下回忆往昔,讲述那些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奋斗的故事;年轻人更喜欢在花间嬉戏,或是拍照留念,将这份美好永远定格在记忆之中;孩子们则对洋紫荆充满了好奇,他们在花丛中追逐蝴蝶,捡起掉落的花瓣夹在书页间,仿佛这样就能留住整个春天。

  洋紫荆花还象征着团结与和谐。我最早知道洋紫荆花,是在1997年香港回归时,“紫荆花”作为香港的市花(香港市花为红花羊蹄甲,冬春开深紫色花且不结果),被每一个期盼团圆的国人深深地刻进脑海。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上的紫荆花形象,其实为洋紫荆。(“紫荆花”的叫法,是从香港回归时才开始的,当时许多媒体在报道中使用了这个名字。但事实上,真正的紫荆和红花羊蹄甲并不是一种植物。)如今,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已经有28个春天了,洋紫荆花和我们一起,共同见证了祖国和香港的繁荣昌盛。

  在这个洋紫荆盛放的季节里,公馆镇仿佛变成了一座花的海洋,每一处都是风景,每一步都踏着诗意。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走进这片花海,让心灵在花香中得到净化与升华。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聚焦
   第04版:国内
   第05版:文化·体育
   第06版:记录 副刊
   第07版:繁花 副刊
   第08版:国际
清明思亲
洋紫荆花开
苏麟献诗
黄花风铃
版纳游记
记忆的根系
家乡小桥
树影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