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车主误购“统筹险” 风险隐患需警惕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周祥鹏)近日,多地车主反映在购买车辆商业险时,不慎购入了所谓的“统筹险”。此类“统筹险”合同中频繁出现“泰康”“平安”等正规保险公司名称,以此混淆视听。然而,当部分车主发生交通事故后,却发现所购买的“机动车辆安全统筹单”并不能获得理赔。

  据悉,“机动车辆安全统筹”是近期部分汽车服务公司推出的所谓“新服务项目”。这些公司声称,“机动车辆安全统筹”费用低于保险公司销售的车辆商业保险,并具有风险补偿功能,统筹费将作为事故理赔专用基金,实行统一调剂和经济互助。一些车主在办理挂靠手续时,被要求加入“车辆统筹”并缴纳费用,误以为这是车辆商业保险。部分车主则因价格较低而选择放弃购买商业车险,结果面临风险。

  事实上,“机动车辆安全统筹单”的出单方多为非依法设立的有限公司。这些公司在出现撤销、破产等重大危机时,仅按照《公司法》承担有限责任,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而正规保险公司则需缴纳保险保障基金,用于在保险公司面临危机时向保单持有人提供救济。

  广西北部湾保险行业协会指出,购买“车辆安全统筹”存在四大风险:一是退保风险,车辆所有权转移时,“机动车辆安全统筹”无法随车过户;二是理赔风险,发生纠纷时难以得到有力保护,理赔标准、时效等均按合同约定,出现纠纷只能通过诉讼解决;三是纠纷处理风险,诉讼方式增加车主维权成本,且可能因公司资产不足无法履行合同;四是无法享受机动车辆保险折扣优惠。

  广西北部湾保险行业协会提醒市民:“机动车辆安全统筹单”不是保险,消费者购买保险应选择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

 
     标题导航
2025年全市“智慧农机赋能 助力春耕生产”现场会在合浦举行~~~
~~~
~~~
海城区深化“互联网+”政府采购改革~~~
~~~
~~~造型盆景广受市场青睐
~~~
合浦县构筑空地一体化“防火墙”~~~
~~~
开展全面培训 演示操作过程~~~
~~~被告人获刑10个月并赔偿12.18万元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聚焦
   第04版:国内
   第05版:珠城金融
   第06版:记录 副刊
   第07版:人文 副刊
   第08版:国际
智慧农机展身手 助力春耕稳增收
北海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学习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我市开展“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
打造智慧采购新格局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全市罗汉松生产基地面积超3万亩
开展排水设施汛前隐患大排查行动
全力守护森林安全
车主误购“统筹险” 风险隐患需警惕
持续推进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
非法捕捞1645公斤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