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心理的真实才是真实的

黄土路
  十卷本摆在桌上,感觉像一个纸上的建筑,是一种虚构的存在。

  昨天收到的,收到后立即开始重读张抗抗老师的代表作《隐形伴侣》。读着的时候感觉到小说的故事和细节离我们已经遥远,比如两个人坐着拖拉机的颠簸。这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在重读一部历史。随着时间的消逝,你会发现有些小说,有些文学作品是可以当历史来阅读的。比如韦君谊老师的随笔集《思痛录》,你会在一个人的回忆里,看到真正的中国历史。文学作品比历史的宏大叙事来说,它能给我们留下很多细节,留下感官的疼痛。《隐形伴侣》也是这样的作品。

  《隐形伴侣》隐形的部分,是人的潜意识,或者说心理,刘再复先生说它是复调小说。张抗抗老师在一篇题为《隐形的潜意识》随笔中提到:心理小说究竟是艺术形式的某种分类,还是内容的界定?是一种审美本体还是文学本体?我觉得更多的时候它就是内容的界定。在人们表面可能是言行不一,有时候是谎言的时代,潜意识往往比人们的言行更真实,所以心理活动其实就是现实的一部分。过了很多年,人们读这样的小说,往往会觉得它更真实,它成为历史的记录,是有呼吸的,有心跳的。它不是符号,心理的真实,或者人的肉体和内心,其实也是人间烟火。

  主人公肖潇因为不能容忍陈旭的沉沦和谎言,放弃爱情,放弃婚姻,其实寻求成为真正的自己,这种个体的存在和独立的精神,即使放在当下,也很有价值。因为在当下,很多人依然无法找到自己,无法实现内心的自由。所以这部小说,它具有现代性和经典意义,关注的是人性的苏醒和解放。

  我在大学教学生写作,经常跟学生分享和解读小说,我们很想知道一部作品的背后、作家的出身、影响和焦虑。比如马尔克斯,他在读卡夫卡的《变形记》时大为惊讶,没想到小说可以这样写,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写作。所以我特别关注作家的成长史、阅读史,以及支撑着作家进行写作的思想史。这套书我最想读的是《仰望星空》,这本书的《我读》《我写》《我谈》《我讲》,其实就是张抗抗老师的阅读史、写作史和思想史。张老师说自己的阅读分为三个层级。1978年至今第三层级,她读海勒,读福克纳,读尤瑟纳尔,读卡夫卡,读迪伦马特,读君特格拉斯,现代意识觉醒。我觉得第三个层级是张老师在阅读上的蜕变。这种阅读塑造了张抗抗老师。

  张老师喜欢巴别尔,我也十分喜欢巴别尔。巴别尔写骑兵军,但不是宏大叙事,而是写个体的痛苦的感受。比如《我的第一只鸸》,当小说中的我为了融入骑兵军,一脚踩烂了房东家的鹅的脑袋,当夜晚来临的时候,他却感觉到了一种疼痛隐隐袭来。这是人性的不泯灭。当张抗抗老师写《隐形伴侣》,它是知青小说,但它也不是宏大叙事,而关注微小的个体在大时代中的感受,也写了一个不堪的女性。它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聚焦
   第04版:国内
   第05版:广告
   第06版:沙龙 副刊
   第07版:品读 副刊
   第08版:国际
和古人一起看桃花
鲁院的猫
心理的真实才是真实的
窗外
为民间手艺传统辩护
野百合的春天
海风轻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