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一杯凉茶解千结 守护海港和谐梦

——记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个人吴方权
本报全媒体记者 罗远燕
  今年1月10日,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表彰了70个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集体和100名先进个人。其中,吴方权荣获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个人称号,成为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基层调解员。

  吴方权是北海市银海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渔民和事佬”“海港守望者”。这位深扎基层的调解员,凭借一杯凉茶、一颗真心,成功化解了无数矛盾纠纷,守护着侨港镇的和谐与安宁。他的调解故事不仅登上了中央一台《今日说法》节目,还被自治区法学会拍成了专题片《海港的守望者》,成为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者。

  一颗真心 守护海港和谐

  银海区侨港镇是全国知名的渔业重镇,也是全国唯一以镇建制安置归侨的乡镇。这里归侨侨眷众多,法律意识相对淡薄,渔业纠纷频发。吴方权在侨港扎根47年,深知情感依托和专业知识是涉渔涉侨调解成功的关键。他吸纳了14名村(社区)干部、法律志愿者加入调解团队,增强了调解工作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2019年底,在北海市政法系统、侨联和辖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由吴方权担任负责人的侨港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工作室采取“法院+司法+公安+侨联+调解室”的多方联动模式,实现了“小事不出港,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能化解”的目标。

  吴方权还致力于增强渔民的法治观念。在他的坚持不懈下,侨港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室将普法宣传的触角延伸到了侨港镇的每一个角落——从繁忙的码头到热闹的渔市,再到社区的每个街巷。工作室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和接地气的宣传方式,教育引导归侨侨眷和广大群众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守法、用法,让法律知识真正走进渔民的日常生活。

  如今,当地归侨侨眷、渔民和群众有了纠纷,更愿意来到工作室“寻帮助”,而非抛头露面“打官司”。工作室自挂牌以来,已累计接待群众来访和法律咨询3000余人次,吴方权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渔民和事佬”。

  一杯凉茶 巧解千千结

  从“渔民和事佬”到“海港守望者”,吴方权自有妙招,下火凉茶便是他的媒介。“涉渔涉侨调解工作不仅要讲法理,更要讲情理。”吴方权如是说。在20多年的涉侨调解风雨路中,他不断摸索、总结,凝练出一套“凉茶调解法”,以喝茶论道“定分止争”,让当事双方在喝茶中卸下心防,拉近距离。

  2021年4月,一起渔业生产工伤死亡纠纷让双方家庭剑拔弩张。渔船船主黄某因操作失误导致帮工陈某身亡,死者家属索赔150万元,而黄某只愿支付2万元安葬费。双方矛盾激化,群体事件一触即发。吴方权接报后,立即展开调解。他一边安抚死者家属情绪,一边研究国家最新的意外伤亡赔偿标准。经过半个多月多次登门调解,从情与法的角度分析,促成双方坐下来“喝凉茶”,最终达成了双方都能接受的赔偿协议。吴方权的调解工作不仅化解了矛盾纠纷,更修复了当事人的情感裂痕。

  这起案件只是吴方权调解生涯的一个缩影。侨港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已成功调解案件300余起,涉及金额6000多万元,调解成功率达100%,主动履行率达98%以上。

  诸多荣誉 诠释初心与坚守

  吴方权的调解故事不仅在侨港镇传为佳话,还登上了央视《今日说法》节目,被自治区法学会拍成了专题片《海港的守望者》,并入选主题微电影展播。他的“凉茶调解法”也被广泛推广,成为了基层调解的典范。吴方权先后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广西优秀人民调解员、广西最美司法行政工作者、自治区法治建设先进个人、广西法院“金牌调解员”、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中国侨界杰出人物”等一系列荣誉。

  面对荣誉,吴方权始终保持谦逊,表示“会一直做下去”,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的纠纷在诉前得到解决,防止矛盾激化。

  如今,侨港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室已成为群众心中的“和谐港湾”,而吴方权也依然是那个坚守在海港边的“守望者”,继续用行动书写着属于“和事佬”的和谐赞歌。

 
     标题导航
~~~——北海市公安局“一企一警”机制见成效
~~~——北海市检察机关创新宣传模式讲好检察故事
~~~
~~~
~~~
~~~——记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个人吴方权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聚焦
   第04版:国内
   第05版:北海政法综治
   第06版:繁花 副刊
   第07版:廉州湾 副刊
   第08版:时事
“警”跟企盼 护航发展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信
海事法官巧搭“连心桥” 船舶欠款纠纷“云消散”
送法进社区 传递正能量
“法官妈妈”进校园 讲好开学“第一课”
一杯凉茶解千结 守护海港和谐梦